有权-审定授权 中国
著录项
摘要
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属于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裁剪出领衬、领面以及领里各一片;将领衬粘合在领面的反面,领面的正面与领里的正面沿边缘对齐;在领面的反面设置辑领线缝份和领侧辑线缝份;当缝纫机的机针缝至领角时,维持机针插入在领面的状态,将领面揭离领里,在领里的正面且紧贴机针横放一细线并使机针继续向前走一针,踩住放置的细线;待领面和领里的上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均缝合完成后,翻出领面和领里的正面,捏住细线的两端使领角完全翻出;从领角处抽移细线。优点:将复杂工序简单化、标准化,克服了衣领制作过程中加工方式繁琐、对工人操作水平要求高的技术难题。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90705 |
法律状态 | 授权 |
法律状态信息 | 授权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81023 |
法律状态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法律状态信息 |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1B 3/00 申请日:20180111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180921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公开 |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数量(3)
独立权利要求数量(1)
1.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剪出领衬(1)、领面(2)以及领里(3)各一片,其中,领面(2)和领里(3)的尺寸大小 一致,且略大于领衬(1);
S2)将领衬(1)粘合在领面(2)的反面,接着使领面(2)的正面朝向下,与领里(3)的正面 沿边缘对齐;
S3)在领面(2)的反面,沿领衬(1)的上边缘设置辑领线缝份(21),而沿领衬(1)的左右 两侧边缘则分别设置领侧辑线缝份(22),所述的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的连 接处对应为领角;
S4)利用缝纫机,沿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缝合领面(2)和领里(3),当缝 纫机的机针缝至领角时,维持机针插入在领面(2)的状态,将领面(2)揭离领里(3),在领里 (3)的正面且紧贴机针横放一细线(4),接着,重新对齐放置领面(2)和领里(3),使机针继续 向前走一针,踩住放置的细线(4),然后,向着领面(2)和领里(3)之间的间隙收拢细线(4)的 两端,并继续向前缝合;
S5)待领面(2)和领里(3)的上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均缝合完成后,清剪辑领线缝份 (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至0.3cm~0.4cm,再翻出领面(2)和领里(3)的正面,捏住细线(4) 的两端沿领角的伸展方向进行拉伸,使领角完全翻出;
S6)松开细线(4)的其中一端,从领角处抽移细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辑领线缝份 (21)距离领衬(1)的上边缘为(0).(1)cm,所述的领侧辑线缝份(22)距离领衬(1)的左右两 侧边缘同样为0.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领面(2)及领里 (3)的四周边缘的尺寸比领衬(1)大1cm缝份。
1.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剪出领衬(1)、领面(2)以及领里(3)各一片,其中,领面(2)和领里(3)的尺寸大小一致,且略大于领衬(1);
S2)将领衬(1)粘合在领面(2)的反面,接着使领面(2)的正面朝向下,与领里(3)的正面沿边缘对齐;
S3)在领面(2)的反面,沿领衬(1)的上边缘设置辑领线缝份(21),而沿领衬(1)的左右两侧边缘则分别设置领侧辑线缝份(22),所述的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的连接处对应为领角;
S4)利用缝纫机,沿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缝合领面(2)和领里(3),当缝纫机的机针缝至领角时,维持机针插入在领面(2)的状态,将领面(2)揭离领里(3),在领里(3)的正面且紧贴机针横放一细线(4),接着,重新对齐放置领面(2)和领里(3),使机针继续向前走一针,踩住放置的细线(4),然后,向着领面(2)和领里(3)之间的间隙收拢细线(4)的两端,并继续向前缝合;
S5)待领面(2)和领里(3)的上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均缝合完成后,清剪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至0.3cm~0.4cm,再翻出领面(2)和领里(3)的正面,捏住细线(4)的两端沿领角的伸展方向进行拉伸,使领角完全翻出;
S6)松开细线(4)的其中一端,从领角处抽移细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辑领线缝份(21)距离领衬(1)的上边缘为(0).(1)cm,所述的领侧辑线缝份(22)距离领衬(1)的左右两侧边缘同样为0.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领面(2)及领里(3)的四周边缘的尺寸比领衬(1)大1cm缝份。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
衬衫几乎是每个人的衣橱内的必备服饰,适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衬衫衣领是衬衫的关键部位,衣领制作的优劣直接关系衬衫的外观质量。在成衣加工领域,衣领的加工尤为繁琐。衣领通常包括领衬、领面及领里,三者依次叠加、缝合,并在左右两侧分别制出服帖的领角。为提升衬衫的整体质量,两侧的领角需要严格对称并保证服帖。传统的衣领一般采用缝纫机和手工进行缝制,然后用针锥翻挑或翻领机翻领的方式制出领角。如果采用针锥来翻挑领角,则对缝纫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领角常会因为不够尖挺而影响衣领整体的形状和视觉效果,而且缝纫工翻挑领角时用力稍有不匀,就容易造成领角翻不出或翻过、毛露的现象。翻领机属于翻领专用设备,能保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及缝纫效率,但设备本身占用空间,并且投入成本大,因此主要局限于大型服装企业或工厂内进行使用。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能保证衬衫衣领的缝制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剪出领衬、领面以及领里各一片,其中,领面和领里的尺寸大小一致,且略大于领衬;
S2)将领衬粘合在领面的反面,接着使领面的正面朝向下,与领里的正面沿
边缘对齐;
S3)在领面的反面,沿领衬的上边缘设置辑领线缝份,而沿领衬的左右两侧边缘则分别设置领侧辑线缝份,所述的辑领线缝份和领侧辑线缝份的连接处对应为领角;
S4)利用缝纫机,沿辑领线缝份和领侧辑线缝份缝合领面和领里,当缝纫机的机针缝至领角时,维持机针插入在领面的状态,将领面揭离领里,在领里的正面且紧贴机针横放一细线,接着,重新对齐放置领面和领里,使机针继续向前走一针,踩住放置的细线,然后,向着领面和领里之间的间隙收拢细线的两端,并继续向前缝合;
S5)待领面和领里的上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均缝合完成后,清剪辑领线缝份和领侧辑线缝份至0.3cm~0.4cm,再翻出领面和领里的正面,捏住细线的两端沿领角的伸展方向进行拉伸,使领角完全翻出;
S6)松开细线的其中一端,从领角处抽移细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辑领线缝份距离领衬的上边缘为0.1cm,所述的领侧辑线缝份距离领衬的左右两侧边缘同样为0.1c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领面及领里的四周边缘的尺寸比领衬大1cm缝份。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复杂工序简单化、标准化,克服了衣领制作过程中加工方式繁琐、对工人操作水平要求高的技术难题;操作容易,能够保证缝制出的衣领方正、平整,满足衣领缝制的工艺要求。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S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步骤S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步骤S3)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步骤S4)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步骤S5)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步骤S6)的示意图。
图中:1.领衬;2.领面、21.辑领线缝份、22.领侧辑线缝份;3.领里;4.细线。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衫衣领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裁剪出领衬1、领面2以及领里3各一片,其中,领面2和领里3的尺寸大小一致,且四周边缘的尺寸比领衬1大1cm缝份,所述的领衬1的尺寸为服装领大的尺寸,具体请参阅图1;
S2)将领衬1粘合在领面2的反面,接着使领面2的正面朝向下,与领里3的正面边缘对齐,即此时的领衬1、领面2以及领里3自上而下依次叠加放置,具体请参阅图2;
S3)在领面2的反面,沿领衬1的上边缘设置辑领线缝份21,而沿领衬1的左右两侧边缘则分别设置领侧辑线缝份22,所述的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的连接处对应为领角,此处,所述的辑领线缝份21距离领衬1的上边缘为0.1cm,所述的领侧辑线缝份22距离领衬1的左右两侧边缘同样为0.1cm,具体请参阅图3;
S4)利用缝纫机,沿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缝合领面2和领里3,当缝纫机的机针缝至领角时,维持机针插入在领面2的状态,将领面2揭离领里3,在领里3的正面且紧贴机针横放一细线4,在重新对齐放置领面2和领里3后,使机针向前走一针能够踩住放置的细线4,然后,为避免机针继续向前缝合时再次踩住细绳4,需要将细线4的两端向着领面2和领里3之间的间隙收拢后再继续缝合,具体请参阅图4和图5;
S5)待领面2和领里3的上边缘及左右两侧边缘均缝合完成后,清剪辑领线缝份21和领侧辑线缝份22至0.3cm~0.4cm, 这样缝制而成的衣领比较平整且领角翻出更为方便,接着,翻出领面2和领里3的正面,捏住细线4的两端沿领角的伸展方向进行拉伸,使领角完全翻出,具体请参阅图6;
S6)松开细线4的其中一端,从领角处抽移细线4,具体请参阅图7。
具体地,在实际缝制过程中,一般是先沿一侧的领侧辑线缝份22缝合领面2和领里3,待机针缝至一侧领角位置时,放置一细线4,使得机针继续前进一针时能够踩住细线4,即细线4变为穿设在机针缝线内的状态,然后沿辑领线缝份21继续缝合领面2和领里3,待机针缝至另一侧领角位置时,同上放置另一细线4,接着再沿另一侧的领侧辑线缝份22缝合领面2和领里3,至此,整个衣领的缝合全部完成,开始翻领。待翻出领面2和领里3的正面后,分别拉动两侧的细线4,使对应的领角向外伸展,并呈现尖挺的状态。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因为不需要借助特殊的工具,所以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
价值度评估
技术价值
经济价值
法律价值
0 0 055.0分
0 50 75 100专利价值度是通过科学的评估模
型对专利价值进行量化的结果,
基于专利大数据针对专利总体特
征指标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
待评估专利进行高效、智能化的
分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价值
三个层面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
系,可以有效提升专利价值评估
的质量和效率。
总评:55.0分
该专利价值中等 (仅供参考)
技术价值 2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申请的著录信息、法律事件等内容中挖掘其技术价值,专利类型、独立权利要求数量、无效请求次数等内容均可反映出专利的技术性价值。 技术创新是专利申请的核心,若您需要进行技术借鉴或寻找可合作的项目,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授权周期(发明)
17 个月独立权利要求数量
1 个从属权利要求数量
2 个说明书页数
3 页实施例个数
1 个发明人数量
4 个被引用次数
0 次引用文献数量
0 个优先权个数
0 个技术分类数量
1 个无效请求次数
0 个分案子案个数
0 个同族专利数
0 个专利获奖情况
无保密专利的解密
否经济价值 7.0
该指标主要指示了专利技术在商品化、产业化及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益。 专利技术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专利技术的许可、转让、质押次数等指标均是其经济价值的表征。 因此,若您希望找到行业内的运用广泛的热点专利技术及侵权诉讼中的涉案专利,推荐您重点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申请人数量
1申请人类型
院校许可备案
0 次权利质押
0 次权利转移
0 个海关备案
否法律价值 19.0
该指标主要从专利权的稳定性角度评议其价值。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但其在法律保护的期间和范围内才有效。 专利权的存续时间、当前的法律状态可反映出其法律价值。故而,若您准备找寻权属稳定且专利权人非常重视的专利技术,推荐您关注该指标。
部分指标包括:
存活期/维持时间
7法律状态
有权-审定授权